高棅〔明代〕
高棅
(1350—1423)明福建长乐人,更名廷礼,字彦恢,号漫士。永乐初,以布衣召入翰林,为待诏,升典籍。博学能文,尤长于诗,为闽中十才子之一。又工书画,时称三绝。书得汉隶笔法,画源于米芾父子。有《唐诗品汇》等。
用前韵寄吴知府广德归
释宝昙 〔宋代〕
题张也愚草书中庸
赵与时 〔宋代〕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释惟一 〔宋代〕
墨君十咏·弄雨
王铚 〔宋代〕
赴建康过京口呈刘季高
叶梦得 〔宋代〕
颂古三十一首
释安永 〔宋代〕
木兰花慢·恨莺花渐老
万俟咏 〔宋代〕
开元寺送朗道人祝发庐山
王醇 〔明代〕
采桑子·白衣裳凭朱阑立
纳兰性德 〔清代〕
寄赠同守王公为族孙泰亨请也
王世贞 〔明代〕
为问吴中贤半刺,牙绯新着主恩深。春风总是长依幰,暮夜都无可却金。
见赠虔刀时出匣,亲栽召树已成阴。莫疑门下诸生颂,强半酬知一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