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张先 张先〔宋代〕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吴地的青少年在江上竞赛着小龙船,游春少女们成对地荡着竹秋千。有的在水边采集花草天晚依旧留连。秀美郊野上踏青的人往来牵如蚁线。
游女们走了远山逐渐昏暗,音乐停下庭院显得寂静一片。满院子里月光清朗朗的,只有无数的柳絮飘过得无影也无羁绊。

注释
乙卯:指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
吴兴:即今浙江湖州市。
寒食:即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二日,古人常在此节日扫墓、春游。
舴艋(zé měng):形状如蚱蜢似的小船。
吴儿:吴地的青少年。
竞:指赛龙舟。
笋柱:竹竿做的柱子。
并:并排。
拾翠:古代春游。妇女们常采集百草,叫做拾翠。
秀野:景色秀丽的郊野。
踏青:寒食、清明时出游郊野。
来不定:指往来不绝。
行云:指如云的游女。
放:停止。
中庭:庭院中。
杨花:柳絮。▲

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生活情趣的游春与赏月的词。

  上片通过一组春游嬉戏的镜头,生动地反映出古代寒食佳节的热闹场面。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这里有吴地青年的龙舟竞渡的场景,有游女成双成对笑玩秋千的画面。词一开头,不但写出了人数之众多,而且渲染了气氛之热烈。欢声笑语,隐约可闻。着一“竞”字既写出了划桨人的矫健和船行的轻疾,又可以想见夹岸助兴的喧天锣鼓和争相观看的男女老少。“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这里有芳洲采花、尽兴忘归的剪影,有秀野踏青,来往不绝的景象。以上四句,句句写景,句句写人,景中有人,人为景乐。这种浓墨重彩、翠曳红摇的笔墨,平添了许多旖旎春光,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息。

  下片以工巧的画笔,描绘出春天月夜的幽雅、恬静的景色。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游女散后,远山渐渐昏暗下来;音乐停止,花园显得异常幽静。前句中着一“暝”字,突出远山色彩的暗淡,衬托出游人去后、夜幕降临的情景。后句中着一“静”字,渲染出笙歌已放、池院寂寥无人的气氛。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时已深夜,万籁俱寂,院中的月色正是清新明亮的时候,无数的柳絮飘浮空中,没有留下一丝儿倩影。写杨花在月下飘浮无影,既极言其小,更极言其轻。这里写“无影”是虚,写无声是实。这种无影有静的写法,令人玩味。月色清明,两句还寓情于景,反映出作者游乐一天之后,心情恬淡而又舒畅。词人虽年事已高,但生活情趣很高,既爱游春的热闹场面,又爱月夜的幽静景色。他白昼,与乡民同乐,是一种情趣;夜晚,独坐中庭,欣赏春宵月色,又是一种情趣。

  词里表现作者喜爱白天游春的热闹场面,也欣赏夜深:人散后的幽静景色。反映出作者生命的活力仍然很旺盛,生活兴趣还是很高。上片句句景中有人,富有生活情趣。下片“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是传诵的名句,后人认为是在“三影”名句之上。▲

创作背景

  这首词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岁次乙卯,退居故乡吴兴的张先度过了他人生的第八十六个寒食节,写下了这首词。

张先

张先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猜您喜欢

编联偶作

苏籀苏籀 〔宋代〕

耽饫神奇致,思研理趣幽。崎岖由考仿,勉励似锄耰。

明耀鉴频拭,醇精酒屡酘。编联存只字,解悟失全牛。

曷可裨宏议,于何答彼诹。达辞宜驾说,典学善宣猷。

浑浑窥姚姒,专专切旦丘。时王资粉泽,天匠不雕锼。

悯恻元元意,弥纶色色优。雅驯镌鄙固,切实忌飘浮。

自古英茎肆,于今都市讴。近谁臻壶奥,远孰擅风流。

壹郁穷居气,荒唐失友愁。湛酣及醲郁,浸渍复优柔。

斐绮资咍噱,芜枵寡晤酬。不为伤手斲,无取强颜羞。

管氏攘戎索,元龙高卧楼。激昂牵老惫,书剑判悠悠。

僧自临安归说远信

王洋王洋 〔宋代〕

幻形变灭困须臾,晚景尤惊岁易徂。满目交游多故物,伤心风雨对今吾。

逝波昨日方追霅,覆篑今朝又过衢。旋打青梅新荐酒,且须耳热听歌呼。

偈颂十二首

释道璨释道璨 〔宋代〕

身世悠悠不系舟,莫将闲事挂心头。
休言佛法无人会,且说蝇冬又倍收。
又倍收,蚁穴百年能几久,
龟肠一饱更何求。大众拍手唱啰哩,
处得生来不解愁。

春日与客谈旧事有不能忘者纪以小诗 其一

顾清顾清 〔明代〕

贤科采掇误知名,素卷青衣守进呈。两字早从提笔定,白头空愧古人情。

眼儿媚·雁带新霜几多愁

方岳方岳 〔宋代〕

雁带新霜几多愁。和月落沧洲。桂花如许,菊花如许,怎不悲秋。江山例合闲人管,也白几分头。去年曾此,今年曾此,烟雨孤舟。

梦熊卷为云梦秦参军题

符锡符锡 〔明代〕

秦君倜倘士,几别经华春。幼艾拥燕姬,弄珠诧徐麟。

握手要新辞,谓予言不诬。灵蛇忽入梦,熊兆翻启符。

造化信幽渺,古诗亦朦胧。眼前事莫测,至理谁能穷。

春雷剨地破云梦,他日君看蛇作龙。

王子开朝散早年以疾病谢事还江阴求诗为别三

张耒张耒 〔宋代〕

避禄免危疾,弃铅得黄金。
须眉蔼如漆,便觉老难侵。
江湖足幽遯,市卒或可寻。
莫思芙蓉子,丹田乱君心。

送蒙斋赴召六首

包恢包恢 〔宋代〕

尝闻魏仲英,谓仕欲行志。
后宫权豪等,损去志乃遂。
如云皆不可,隐身是为智。
此志虽可称,一节非道备。
不闻政适人,格心第一义。
如未可与权,当道岂易致。
齐王好货色,孟子不少刺。
导之百姓同,王道真易易。
自实学不明,言与实难离。
何能格一非,适以滋众伪。
最是讲说多,虚文只成赘。
经或不如史,祸福可趋避。
下至不害伯,犹能救时弊。
此可观世变,言之横涕泪。
道本无不通,君子当不器。

答大慧举灵云悟桃花颂

释净全释净全 〔宋代〕

灵云一见两眉横,引得渔翁良计生。
白浪起时抛一钓,任教鱼鳖竞头争。

堪笑

方岳方岳 〔宋代〕

堪笑山阳汉鼎移,智如文若岂难知。
定嫌佐命居人后,略一昌言死亦痴。
© 2023 楼上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