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渔家傲·和程公辟赠

张先 张先〔宋代〕

巴子城头青草暮,巴山重叠相逢处。燕子占巢花脱树。杯且举,瞿塘水阔舟难渡。
天外吴门清霅路。君家正在吴门住。赠我柳枝情几许。春满缕,为君将入江南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渝州城头长满暮春的草,在重重巴山我俩相逢。你先回到故乡好比燕归定巢,而我还留在异乡如花儿脱离树木。酒杯暂且频繁举起别停下筷子。瞿塘江水宽广很难渡过。
在天外苏州连着清霅的路,你家恰好住在苏州。你折柳送我真是情深意重。满眼绿色的柳树随风舞蹈,一直送到你我的家乡江南。

注释
渔家傲 :词牌名。
程公辟:名师孟。曾提点夔州路刑狱(主管一路司法刑狱和监察的长官)。
巴子:指渝州,周代为巴子国,即今之巴县。
巴山:东汉末刘璋在四川置巴郡(巴县)、巴东(奉节垦)、巴西(阆中县)三郡,合称“三巴”。这里的巴山指巴子一带。
占巢:相传燕子在立春后清明前从南海飞回我国。燕子有飞回原栖息地住旧巢的习性。
花脱树:指花开后花瓣从树枝上落下。
瞿塘:瞿塘峡。
吴门:今苏州市。
清霅(zhà):指霅溪,在今浙江吴兴。
春满缕:指刚折下的柳枝,春意盎然。
将:持,拿。
江南:泛指二人的家乡。 ▲

创作背景

  张先六十三岁那年(1052),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今四川重庆),不久离任。此词为离任时答赠时任夔州(今四川奉节)路提点刑狱的友人程师孟之作。

赏析

  这是作者为友人程公辟赠别之作而写的和词,也是一首富含民歌风味的词。

  上片点染相别的时地境象。起句点时地,“巴子城头”,点出送别的地点。青草萋萋,天色向晚,点明送别的季节、时间。下两句宕开渲染。巴山重峦叠嶂,渲染词人与友相逢相别地方的境象。燕子觅巢,春花辞树,既渲染了分别时节的景象,亦隐喻彼此的一去一留。杂花生树,落英缤纷的景色,也只以“花脱树”一语尽之。“脱”字避熟就生,亦有妙趣。相逢在异乡,相别又当春暮。“杯且举”两句,述临歧殷勤劝酒并话及旅途险恶。瞿唐峡,山高水急,自古行舟艰难。暗示双方入川出川之不易,倍增此时的感慨。

  下片抒写惜别的情怀,首言自己所去之地。古代交通不便,从四川到江、浙,道路遥远,放觉如在天外。下句点出友人家园所在。宋平江军吴郡和湖州吴兴郡同属两浙路,隔太湖南北相望。从道阻且长写到家乡密迩,不仅上下片意脉联贯,更便于巧妙地为全篇作结。他首先感谢友人的赠柳情深。接着表明珍重这一友谊,要将春意盎然的柳枝带回到彼此的故乡——江南,让它发荣滋长,象征着友谊长青。结尾三句宛转其意。作者自注曰:“来词云‘折柳赠君君且住’。”折柳赠别,意挽留。作者为了感激其深情厚谊,所以要把所赠的柳枝和无限乡思带回那草长莺飞的江南。这里的“江南”,承上“君家正吴门住”句,意指“吴门”。

  词语言真挚,明白流利而词句却委婉,多低徊不尽之意,情意深厚有余。▲

张先

张先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猜您喜欢

昨夜月中一睡殊有秋色觉书所见戏呈道孚

张耒张耒 〔宋代〕

幽人息遥夜,四听市声寂。
月华清可掬,天色绀欲滴。
候虫先知秋,微响出阴壁。
精荧高露湿,断续残河白。
兴怀我自出,抱器方待择。
感时当有作,陋巷奏金石。
予方问农圃,朝市嗟扫迹。
先寒戒裘褐,岁暮养老客。

刘壮舆长官是是堂

苏轼苏轼 〔宋代〕

閒燕言仁义,是非安可无。非非义之属,是是仁之徒。

非非近乎讪,是是近乎谀。当为感麟翁,善恶分锱铢。

抑为阮嗣宗,臧否两含糊。刘君有家学,三世道益孤。

陈古以刺今,紬史行天诛。皎如大明镜,百陋逢一姝。

鹗立时四顾,何由扰群狐。作堂名是是,自说行坦途。

孜孜称善人,不善自远徂。愿君置座右,此语禹所谟。

宜人杨氏挽词

楼钥楼钥 〔宋代〕

里閈依杨氏,年家托郑门。
升堂从壮岁,择婿得贤孙。
妇德仪中壶,阴功燕后昆。
尤怜吾女子,流涕说慈尊。

已亥杂诗 115

龚自珍龚自珍 〔清代〕

荷衣说艺斗心兵,前辈须眉照座清。
收拾遗闻归一派,百年终恃小门生。

偈颂九首

释玿释玿 〔宋代〕

垦土诛茆作佛宫,栽田博饭与君同。
梦中十载因缘尽,又拄乌藤过别峰。
临岐一句如何说,此去平分江上月。
千里同风事宛然,云山虽别何曾别。
别不别,鹭鸶飞入寒江雪。
与麽文彩,甚生标格。
直下承当,迥超言默。

哭高氏妹

丘葵丘葵 〔宋代〕

寒月照幽闺,眉多客裹齐。
飘零杜氏妹,隐约仍鸾妻。
乌啄有新哺,凤飞无故栖。
近闻犹子说,忆汝万行啼。
注释 译文

晏子对齐侯问

左丘明左丘明 〔先秦〕

齐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台,子犹驰而造焉。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故《诗》曰:‘亦有和羹,既戒既平。鬷嘏无言,时靡有争。’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故《诗》曰:‘德音不瑕。’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冯深居长余二十三岁赵东阁长余二十二岁周汶

释文珦释文珦 〔宋代〕

三老皆达人,虚受无蔕芥。
笔阵绝纵横,词源极澎湃。
丁时身屡蹇,志道心不懈。
放浪事物表,若曰宇宙隘。
求我於空间,岂识有机械。
留诗在幽窗,足以镇山怪。
神灵谨守藏,光艳无减杀。
今朝一长吟,顿使老疾差。
三老不可作,吾心亦遄迈。
中心曷能忘,长吟复长喟。

无梦令·志在环墙养拙

马钰马钰 〔金朝〕

志在环墙养拙。是是非非不说。终日似憨痴,逗引个中欢悦。欢悦。欢悦。便是山侗活业。
赏析

花心动·春词

阮逸女阮逸女 〔宋代〕

仙苑春浓,小桃开,枝枝已堪攀折。乍雨乍晴,轻暖轻寒,渐近赏花时节。柳摇台榭东风软,帘栊静,幽禽调舌。断魂远,闲寻翠径,顿成愁结。
此恨无人共说。还立尽黄昏,寸心空切。强整绣衾,独掩朱扉,枕簟为谁铺设。夜长更漏传声远,纱窗映、银缸明灭。梦回处,梅梢半笼残月。

© 2023 楼上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