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莘

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作者《汪莘》的诗文

己酉夏偶兴

汪莘汪莘 〔宋代〕

剥开莲子见芳鲜,花叶同心缩翠拳。
欲记池莲多少朵,一枝荷叶一枝莲。

昌化县西广福寺前岭上有古松一株甚奇每过其

汪莘汪莘 〔宋代〕

虎攫龙跧数百秋,滩声长绕半天流。
老僧不与人间事,独立门一点头。

日月莲花歌

汪莘汪莘 〔宋代〕

伟哉天地间,谁家两枝莲。
红莲一枝瑰子鲜,白莲一枝雪样妍。
两花径面各千里,压尽众草无朱铅。
不见卖花翁,不知阿谁担南躔又北躔。
不见采花蜂,但见乌蟾两点追过天津桥那边。
有时双晕更整整,有时五彩尤戈戈。
有时露下花头湿,有时风起花头偏。
五凤衔入渊中渊,六龙插上天中天。
一入一上知何年,至今络绎如梭穿。
花敛作昏舒作昼,世间未识春前后。
神农教民乱耕耨,唐侯指出两花定节候,
唐侯司花方少年,朝朝暮暮长与花周旋。
苟非其人子莫传,为花拣得花中仙。
姚家爱花故不俗,花前自鼓薰风曲。
采旗幻想芙蓉面,晚来旗脚薰风转。
此花不费一钱买,付与后来司花模楷。
青春飞过秋飞回,红白芙蕖花自开。
曾观尧舜山河去,也见汉唐池馆来。
看花人逐年年改,畴昔看花几人在。

对月与念六弟谈化作

汪莘汪莘 〔宋代〕

新月长眉清,娟娟照茅舍。
坐有我弟俱,因得穷造化。
初叹此个月,涵浙复涵灞。
终忆此个月,古夜复今夜。
日月天中行,地下亦双明。
天地在太虚,一点如流萍。
水轮载以浮,风轮吹不停。
地譬鸡子黄,天乃鸡子清。
天半绕地下,天半出地上。
星辰附天旋,昼夜成俯仰。
吾尝挥雷鞭,骑龙日宫前。
整顿朝东皇,拜手金鸟傍。
日宫月宫留不住,翻身透过天顶去。
双手拨转赤精球,山河万象在裹头。
此时见天不见地,忆尝阅尽世间事。
几度穿入月之内,几度穿出天之外。
几度天地劫火来,只有太虚元不坏。
我自太虚观世间,释迦老子皆等闲。

除日寄黟山周尊师

汪莘汪莘 〔宋代〕

眼有神光射霭山,不须更问列仙班。
道人四海都游遍,只有先生一介闲。

三月十九日过松江五绝 其二

汪莘汪莘 〔宋代〕

万顷烟波短棹飞,一双鸥鸟弄斜晖。如今频作姑苏客,遥指当年旧钓矶。

访汤粹

汪莘汪莘 〔宋代〕

文者道之器,诗者文之精。
世儒失本原,谓以一枝鸣。
仆昔颇好学,不与时俗并。
始求为已事,中胡济物情。
静与古月俱,动与秋阳行。
先圣此从容,风流被后生。
身世两相违,淹留竟何成。
一丘聊自适,万化争逢迎。
天地露根柢,动植陈性情。
日月显处妙,鬼神隐中明。
老佛既恍惚,诸子亦纵横。
兴衰杂今古,忧豫难悉平。
时买白玉板,写此朱丝声。
似被天公嗔,魑魅出见惊。
秋霜下黄叶,春风自抽萌。
兰花待春风,深林含芳馨。
属闻贤别驾,古学兼韶韺。
仍闻吐佳句,气挟苏州清。
今朝别柴扉,匪敢投公卿。
臭味略相似,长松与茯苓。

甲寅西归江行春怀十首

汪莘汪莘 〔宋代〕

西湖扬柳欲栖乌,遥想溪山似画图。
二月到家寒食近,末梢春境忆西湖。

甲寅西归江行春怀十首

汪莘汪莘 〔宋代〕

香鞴绣轭急朝昏,李陌桃蹊不尽樽。
满席落花人睡起,始知春兴属柴门。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沁园春·忆黄山

汪莘汪莘 〔宋代〕

三十六峰,三十六溪,长锁清秋。对孤峰绝顶,云烟竞秀;悬崖峭壁,瀑布争流。洞里桃花,仙家芝草,雪后春正取次游。亲曾见,是龙潭白昼,海涌潮头。
当年黄帝浮丘,有玉枕玉床还在不?向天都月夜,遥闻凤管;翠微霜晓,仰盼龙楼。砂穴长红,丹炉已冷,安得灵方闻早修?谁知此,问原头白鹿,水畔青牛。
© 2023 楼上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