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今无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作者《释今无》的诗文

题雪竹赠人 其二

释今无释今无 〔明代〕

虚心节节自玲珑,松柏何曾独耐风。一线月纶照深雪,与君长在月明中。

送浔州郡司马刘康侯归中州 其一

释今无释今无 〔明代〕

一官真鸡筋,万里极飘蓬。慈母故园内,妻孥异地中。

触籓心自苦,维谷路皆穷。收拾长途泪,还高舞袖风。

韶石舟中 其八

释今无释今无 〔明代〕

无事孤骞兴,秋江一棹寻。不因今日役,亦有此时心。

星起猿啼泽,人醒月在林。更寻何处宿,前路一灯深。

持福堂成移植刺桐树 其四

释今无释今无 〔明代〕

中丞道味实纯和,执卷微言析更多。未捷戎衣歌薤露,空留山月照藤萝。

庭森独树难寻梦,天丧斯人可奈何。转盻浮生吾亦幻,口碑从此寄岩阿。

持福堂成移植刺桐树 其二

释今无释今无 〔明代〕

五丝续命觉难牢,种树先寻丈二高。旋有烟云归户牖,即供吟笑助蓬蒿。

花开映彻千层锦,风摵喧成八月涛。髣髴峄山分异种,淹留名久入词骚。

至阳山雨不得登韩文公书院

释今无释今无 〔明代〕

韩公书院在三峰,斜雨濛濛坭屐踪。数簋青蔬多守阃,一江寒浪印诗筒。

湿云断绩当山缺,水碓丁咚着晚舂。作令阳山仙不及,终朝閒卧对高松。

宿三岔河

释今无释今无 〔明代〕

何处堪投宿,连衣枕白沙。中宵霜似箭,一夜泪如麻。

掷石投山鬼,穿林起乱鸦。髑髅常伴饮,谁畏盏中蛇。

送姚梅长游江左兼寄令弟六康明府 其一

释今无释今无 〔明代〕

万里云涛起大关,柳条折得送人间。法门昆仲吾尤拙,宦海埙篪尔独閒。

一剑自然寒绿水,七言真可咏青山。举头若见苏堤月,可着貂裘醉里还。

姚梅长陵阳江左游三年戊申除夕始还海幢度岁后乃归丰湖喜从望外因赋五十六字

释今无释今无 〔明代〕

喜见征尘拂草庐,三年无计觅双鱼。消残旧梦看春入,读罢新诗便岁除。

九子云烟吟兴阔,五陵霜雪世情疏。鹅湖夜月能明否,归去还当重寄予。

晤连山令张羽皇率赠 其二

释今无释今无 〔明代〕

连山万仞石嵯峨,作宰还如作客过。旧日布袍犹自着,晴岚湿气较谁多。

© 2023 楼上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