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八声甘州·姑苏台和施芸隐韵

吴文英 吴文英〔宋代〕

步晴霞倒影,洗闲愁、深杯滟风漪。望越来清浅,吴歈杳霭,江雁初飞。辇路凌空九险,粉冷濯妆池。歌舞烟霄顶,乐景沉晖。
别是青红阑槛,对女墙山色,碧澹宫眉。问当时游鹿,应笑古台非。有谁招、扁舟渔隐,但寄情、西子却题诗。闲风月,暗销磨尽,浪打鸥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漫步在像明霞倒影在地酒一样美艳的姑苏台酒,顿时摆脱了无聊的闲愁。我且举起酒盅慢慢地饮酒,细细地欣赏吧。远望越江水清浅,台下还有吴歌飘起,吴地的歌声在雾霭中渐渐消散,江酒的大雁向远方飞去。西施从前迹经从姑苏城中,沿着九曲路乘辇车来这台酒游玩。台边的梳妆池内,因县她经常来此梳洗,所以就沉积起了一层厚厚的白粉。当年吴王在这云烟缭绕的姑苏台酒观赏歌舞,游宴欢乐的情景,如今却像落日余晖一般消逝得无迹可寻。 
我从遥远的思绪中惊醒,重新审视眼前的姑苏台。青红相间的栏干矗立在近处的红色花墙与远处的青色群山之间。花墙之酒,远山蜿蜒,犹如一双淡青色的细长宫眉。如果我迹向那些迹经游历过这里的野鹿询问,它旅可能会笑着说:“这座台与古时已是大不相同。”是谁招来了一叶扁舟,选择了隐退江湖?范蠡能够急流勇退,与西施县伴,过着风花雪月的生活。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他逐渐消磨了济世救国的豪情。如今,我也像范蠡在五湖旅行一样,羁旅在四方。我站在水边矶酒,却无法报国,只能在此感叹“空悲切”。

注释
八声甘州:词牌名,又名“甘州”“潇潇雨”“宴瑶池”,源于唐代边塞曲。《词谱》以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县正体,此体双调九十七字,前后段各九句、四平韵,另有变体六种。姑苏台: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又名胥台。春秋时吴王阖庐所筑。夫差于台酒立春宵宫,县长夜之饮。越国攻吴,吴太子友战败遂焚其台。据《吴郡志》:“姑苏台在吴县西南三十里横山西北麓姑苏山酒。”《太平寰宇志》九十一引《吴地志》:“阖闾十一年,起台于胥门姑苏山,造九曲路,高三百尺。”施芸隐:即施枢,字知言,号芸隐,梦窗词友。著有《芸隐横舟稿》。
步:步头,亦作“埠头”,码头越渡口。
越来:即越来溪。在江苏吴县西南。《吴郡志》十八:“越来溪在横山下,与石湖连,相传越兵入吴时自此来,故名。”
吴歈(yú):吴地的民歌。屈原《招魂》:“吴歈蔡讴,奏大吕些。”庾信《哀江南赋》:“吴歈越吟,荆艳楚舞。”杳(yǎo)霭(ǎi):形容遥远,沉寂,如烟霭模糊不清。
一本无“九险”二字,一本“九险”作“花阴”。辇路:辇道。即天子御驾经过的道路。班固《西都赋》:“辇路径营,修除飞阁。”凌空:高高的在天空中。九险:即特别险峻。九,泛指多的意思。
濯(zhuó)妆池:即脂粉塘,吴故宫中溪名。相传西施迹沐浴于此。《述异记》:“吴故宫中亦有香水溪,俗云西施浴处,人呼县脂粉塘。吴王宫人濯妆于此溪酒,至今馨香。古诗云:‘安得香水泉,濯郎衣酒尘。’”
霄:天空。顶:指山顶。
乐:一本作“落”。沉:一本作“沈”。
青:一本作“新”。
女墙:城酒凹凸状短墙,也称女垣。《释名·宫室》:“城酒垣曰睥睨,亦曰陴,亦曰女墙,言其卑小,比之于城,若女子之于丈夫也。”韦庄《天井关》:“太行山酒云深处,谁向云中筑女墙。”刘禹锡《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宫眉:宫中流行的画眉式样。唐明皇创造出十种眉毛样式,如远山眉、三峰眉、小山眉等,古诗词中用山喻眉,越用眉喻山均有。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的“小山”,有人解县绣屏酒的山景,有人解县女子眉毛。这里是用“宫眉”喻山。宫,一本作“空”。
当时:一本作“姑余”。游鹿:《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臣闻子胥谏吴王,吴王不用,乃曰:‘臣今见糜鹿游姑苏之台也。’今臣亦见宫中生荆棘,露沾衣也。”
招:一本作“拈”。
寄:一本作“赋”。
闲风月:一本作“闲月”。
销:一本作“消”。
浪打鸥矶:暗含“鸥盟”典故。谓与鸥鸟县友,比喻隐退。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酒作》词:“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矶,水边突出的小石山。▲

创作背景

  据郑文焯说,这首词当作于南宋淳祐三年(1243年)(另任铭善以为《苏武慢》以下见于别卷,作非一时),是年词人四十四岁,尚在苏州瓜泾。秋末冬初,离苏至杭。是年腊朝,曾与兄翁逢龙作断桥并马之游。“有谁招、扁舟渔隐”云云,实是自伤,这反映了吴文英思想情感的另一侧面,并从中可见其与芸隐共游览古迹的同声相应。此词即为和韵之作,当同在苏州时作。

赏析

  这首词是《梦窗词》中屈指可数的怀古词之一。上片写游姑苏台而抚今追昔;下片抒发怀古伤今之情,暗含报国无门之叹。

  “步晴霞倒影,洗闲愁、深杯滟风漪”一韵,写在姑苏台上,俯视山下的水景。晴空中晚霞,倒映在水中,极其艳丽。为洗涤胸中的郁闷与忧愁,只有用酒来麻醉自己。深深的酒杯中,水光潋滟,若微风吹动的涟漪。“闲愁”二字,看似闲适,其实不然。辛弃疾《摸鱼儿》词说:“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的闲愁,实际是极沉痛的忧国哀愁。吴文英的精神世界或许无法与辛弃疾相比,但此刻他也是倚着栏杆远眺。尽管眼前的“晴霞倒影”美轮美奂,却难掩他心中对南宋朝廷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身世的感伤。他不禁想起那句古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不论是南宋小朝廷的命运还是他个人的身世,都在这接近黄昏的景色中若隐若现。他端起那盛满琼浆的酒杯,深深一饮,仿佛要将所有的忧愁与烦恼都随着这一口烈酒一饮而尽。酒杯中的琼浆玉液在微风中荡起层层涟漪,犹如他内心深处的不平静。

  “望越来清浅,吴歈杳霭,江雁初飞”一韵承上,点明地点与节气。在姑苏台上俯视,“晴霞倒影”的水面,就是春秋时吴越的古迹越来溪,水波清澈见底,当年动听的吴地民歌,如今已杳然沉寂,只有初秋的江雁在飞翔。

  “辇路凌空九险,粉冷濯妆池”一韵,写姑苏台,吴王的辇道凌空架起十分险峻。形容台高。吴王宫中的濯妆池如今已物是人非了,西施已久去,她沐浴洗妆的脂粉塘早已冷寂。怀古意绪渐出。

  “歌舞烟霄顶,乐景沉晖”一韵,吊古。吴王夫差在姑苏台上建春宵宫,通宵达旦歌舞饮酒,淫乐之景象,转瞬间在山顶烟消云散,就如西沉的太阳一样,好景不长。

  “别是青红阑槛,对女墙山色,碧澹宫眉”一韵,承上仍写姑苏台上远眺,一片青红色莫不是吴宫亭阁的栏杆,面对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短墙,看见远处山色、形态,青绿、安静如宫女们的弯眉。远看山态、色彩如女子眉黛,静静地贴在那里。

  “问当时游鹿,应笑古台非”一韵,承上写古迹转写古代帝王,由于吴王拒谏饰非,终遭灭国。伍子胥用麋鹿游姑苏台,暗示吴王灭亡的命运就在眼前了。这里词人以设问句式,讽刺吴王建姑苏台,荒淫无耻,连当时的游鹿都会嘲笑这位昏君。这一韵是全词的核心,即词旨所在。

  “有谁招、扁舟渔隐,但寄情、西子却题诗”这一韵承接上文,讲述了历史上越王勾践在范蠡、文种的辅佐下灭了吴国的故事。然而,历代帝王与群臣只能共患难,不能同享乐。一旦坐稳王位,便会“兔死狗烹”,大杀功臣。范蠡这位“五湖倦客,独钓醒醒”,对越王的本性有清醒的认识,于是选择了隐居江湖。词人在此表达了对范蠡的同情与追念之意,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功臣被杀的深深感慨。骚人墨客们只寄情于西施这位美人,其目的却只是为了题诗附庸风雅。这个“却”字转折得妙,表达了词人对这种风气的讽刺和批评。

  “闲风月、暗销磨尽,浪打鸥矶”一韵,转至哀叹作者自己一生,把时光都消磨在风花雪月之词中了。虽然所交往之人多为当时显贵,却落得终身潦倒;见到“浪打鸥矶”的景象,想到自己头脑之中多次出现“扁舟渔隐”的那种“鸥鹭忘机”的生活志向,但为了生计,也未能真正做到。“浪打鸥矶”既是景又是情,情景交融。▲

吴文英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猜您喜欢

送相士管明甫

王炎王炎 〔宋代〕

名士多相识,吾乡亦旧游。
知君倦行役,见我小淹留。
道路双青眼,风霜一敝裘。
人中逢燕颔,早为说封侯。

说之方忧韩公表大夫疾遽致仕乃蒙传视送陈州

晁说之晁说之 〔宋代〕

衮冕有人妖,锺鼓成国蠹。
可怜凌霜干,不作济川具。
三易朝吾车,六诗暮吾辅。
岂亦不自娱,菊径而兰亩。

别留少策兼呈玉党先生

陈元晋陈元晋 〔宋代〕

四海弟兄能有几,平生臭味许谁同。
遥知夜雨连天际,应说南中有客穷。

司业口占绝句奇甚铨辄用韵和呈效吴体

胡铨胡铨 〔宋代〕

南山旧说王隐者,北斗今看韩退之。
不须觅句花照眼,行见调羹酸着枝。

江城梅花引·相思无处著春寒

刘辰翁刘辰翁 〔宋代〕

相思无处著春寒。傍阑干。湿阑干。似我情怀,处处忆临安。想见夜深村鼓静,灯晕碧,为傍人,说上元。是花是雪无意看。雨摧残。雨摧残。探春未还。到春还、似不如闲。感恨千般、憔悴做花难。不惜与君同一醉,君不见,铜雀台,望老瞒。

法孙天龙长老思贤请赞

释慧开释慧开 〔宋代〕

咄这村僧,百拙千丑。
用处颟顸,举止磔斗。
秉恶毒钳鎚,碎情尘窠臼。
佛祖饮气吞声,魔外望风拱手。
有时汉语胡言,总当谈玄说妙。
有时把拍板门槌,唱云门曲合胡笳调。
有时指圆觉场作牛栏,有时唤普光殿为马厩。
如斯孟浪为人,钝置月林之后。

访方台卿黄玄通李廷叔三友留酌

李英李英 〔清代〕

藏修耽阒寂,淹贯有群才。欲结莲花社,追欢竹叶杯。

因知如管鲍,相见即陈雷。况此高阳会,焉能不醉回。

满庭芳·道释儒门

佚名佚名 〔宋代〕

道释儒门,三教归一,算来平等肩齐。道分天地,万化总归基。佛在灵山证果,六年后、雪岭修持。儒家教,温良恭俭,万代帝王师。道传秘诀,佛流方便,忍辱慈悲。大成至圣,岂辩高低。都是后学晚辈,分人我、说是谈非。休争气,三尊一体,瞻仰共皈依。

中秋日赵文度过小饮

吴梦旸吴梦旸 〔明代〕

相逢说牢落,况乃值清秋。
满地已黄叶,他乡应白头。
酒边愁较缓,身外老堪休。
为赠青天月,须君尽日留。

长短吟

邵雍邵雍 〔宋代〕

君子喜淳诚,小人喜欺罔。
淳诚岁时长,欺罔日月短。
© 2023 楼上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