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生查子·关山魂梦长

晏几道 晏几道〔宋代〕

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
归梦碧纱窗,说与人人道。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荒漠凄凉的关山,常常令我魂牵梦萦,那远在塞外的亲人难以寄家信回来。可惜我两鬓秀美的青丝,只因为日日盼望、夜夜相思而渐渐变白了。
到他回来的时候,我要依偎在他怀里,傍着碧绿的纱窗共诉衷肠。我一定要告诉他:“那别离的凄苦真是难耐,哪有团聚在一起好度时光。”

注释
生查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文人词始见于晚唐韩偓所作。《考正白香词谱》注云:“本名《生楂子》,其后从省笔作‘查’。五言八句,唐时作者,平仄多无定格....至宋以后始奉魏承班一首为律。”此高速异名颇多,有《楚云深》、《陌上郎》、《愁风月》等。
关山:泛指关隘和山川。
鱼雁:指书信。《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之一》:“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汉书·苏武传》:“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后因以“鱼雁”代称书信。
音尘:音信,消息。
怜:怜惜。
归梦:归乡之梦。
碧纱窗:装有绿色薄纱的窗。
人人:对所亲近的人的呢称。
真个:确实,真正。▲

赏析

  这首词抒写相思怀远之情。上片怀旧。纯“关山”总突词人怀归思亲之根由。词人纯显贵公子远涉关山,突感孤单寂寞,魂牵梦系于家中亲人,欲归不得,遂怨关山太长;又不见亲人书信得纯慰藉,遂怨替人传递书信的鱼雁太少。纯痴语写真情,令人莞尔。“两鬓”二句写词人闷时对镜,见两鬓青青,正是青春华茂,遂觉远离家乡实为虚耗青春,便突发感慨:“哎,可怜哟!我这满头青丝,就要为相思变老喽!”故作夸张,憨态可掬,情趣盎然,颇见性情。下片梦归,纯由想象生发。词人怀归情切,于是忽然“梦归碧纱窗”,与爱侣在碧纱窗之闺阁梦中相见,大感快慰,遂向亲爱的人儿倾诉衷肠:“离别实在太难太苦,真不如相逢团聚好!”这是词人亲身感受的一句实话,也是向爱侣表达思慕的一句痴语:“可想死你了!”此又是词人至性痴情的真率发露。此词纯简约的文辞抒写至痴真情,真实而亲切,于平淡中见韵味。 ▲

鉴赏

  词写相思怀远,以淡语道白表现游子在外乡对家人苦苦思念的愁情和渴望回归团聚的痴情。

  上片直言游子背井离乡的相思之情。开始两句写词人长途跋涉到关山,感到非常寂寞,对家里的亲人魂牵梦绕,无奈路途太远,想回也回不去。这时,他不禁埋怨关山太长了。词人用关山的长,暗喻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之深。紧接着,词人说见不到亲人写来的书信,于是又埋怨那些送信的鸿雁使者太少,没有及时把亲人给他的信捎给他,使他得到些许的安慰。从表面上看起来,他的埋怨未免有些不讲道理,却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因而真切感人。“两鬓”二句描写词人闲来无事时照镜子,看到自己两鬓青丝,认为自己正是风华正茂的好年纪。像现在这样远离家乡,成天沉浸在思乡之情中未免太浪费时间了,要知道青春一逝就再也无法挽回了,于是不禁连连感叹:难道还要继续过着这样的生活,让自己的满头青丝为相思而变得霜白吗?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词人故意夸张,却达到了意外的艺术效果,既有新意又颇感人。

  下片借助梦境,抒发渴望归家的痴情。词人思乡心切,但回到家乡明显是不可能的事。那该怎么排遣这满心的思乡之情呢?恐怕只有在梦中才能和亲人相见了。恍然间,他就进入了梦境,竟然真的从碧纱窗里看见了朝思暮想的爱人。他高兴极了,急忙向爱人倾诉满腔的相思之情。他说:“离别是世间最难最苦的事了,不像相逢团聚那样美好啊。”这是词人的肺腑之言,乃是真情流露,因而尤其令人感动。这里词人没有用大量抒情的语句,而是喃喃低语,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比之大发感慨更为真挚动人。这是本词的一大特色。
全词擅长用白描的手法,语言质朴,感情真切,真率传神,别有风致。▲

创作背景

  这首词当为词人漂泊外乡之时思念家人、渴望回归团聚的情境下创作的。其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简析

  此词咏别情,写相思,立意很新。上阕写飘泊游子对离别的整体感受,丈夫戍边塞外,思妇日思夜想,两鬓渐白;下阕写想象,亲切自然,遐想丈夫归来,相依诉衷肠。全词感情真切,语言朴直,通俗而不失其雅,别有风致。

晏几道

晏几道

晏几道(1038年—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猜您喜欢

次韵蜀人李施州芾端午 其二

许月卿许月卿 〔宋代〕

对时思故国,客里厌南音。同谷凄凉恶,三闾感慨心。

赐衣聊杜句,要艾孰骚吟。莫说成都景,岷峨秋满襟。

禅定指迷歌

张伯端张伯端 〔宋代〕

如来禅性如水,体静风波自止。
兴居湛湛常清,不独坐时方是。
今人静坐取证,不道全在见性。
性於见里若明,见向性中自定。
定成慧用无穷,是名诸佛神通。
几欲究其体用,但见十方虚空。
空中杳无一物,亦无希夷恍惚。
希恍既不可寻,寻之却成乖失。
只此乖失两字,不可执为凭据。
本心尚乃如空,岂有得失能所。
但将万法遣除,遣令净尽无馀。
豁然圆明自现,便与诸佛无殊。
色身为我桎梏,且恁和光混俗。
举动一切无心,争甚是非荣辱。
生身只是寄居,逆旅主号毗卢。
毗卢不来不去,乃知生灭无馀。
或问毗卢何似,只为有相不是。
眼前叶叶尘尘,尘叶非同非异。
况此尘尘叶叶,个个释迦迦叶。
异则万籁皆鸣,同则一风都摄。
若要认得摩尼,莫道得法方知。
有病用他药疗,病差药更何施。
心迷须假法照,心悟法更不要。
又如昏镜得磨,痕垢自然灭了。
本为心法皆妄,故令难尽诸相。
诸相离了何如,是名至真无上。
若欲庄严佛土,平等行慈救苦。
菩提本愿虽深,切莫相中有取。
此为福慧双圆,当来授记居先。
断常纤尘有染,却於诸佛无缘。
翻念凡夫迷执,尽被情爱染习。
只为贪著情多,常生胎卵化湿。
学道须教猛烈,无情心刚似铁。
直饶父母妻儿,又与他人何别。
常守一颗圆光,不见可欲思量。
万法一时无著,说甚地狱天堂。
然后我命在我,空中无升无堕。
出没诸佛土中,不离菩提本坐。
观音三十二应,我当亦从中证。
化现不可思议,尽出逍遥之性。
我是无心禅客,凡事不会拣择。
昔时一个黑牛,今日浑身总白。
有时自歌自笑,傍人道我神少。
争知被褐之形,内怀无价之宝。
更若见我谈空,恰似囫囵吞枣。
此法唯佛能知,凡愚岂解相表。
兼有修禅上人,只学闹口合唇。
夸我问答敏急,却元不识主人。
盖是寻枝摘叶,不解穷究本根,
得根枝叶自茂,无根枝叶难存。
便逞已握灵珠,转於人我难除。
与我灵源妙觉,远隔千里之殊。
此辈可伤可笑,空说积年学道。
心高不肯问人,枉使一生虚老。
乃是愚迷钝根,邪见业重为因。
若向此生不悟,后世争免沉沦。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落花时·夕阳谁唤下楼梯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

奉怀罗仲共叔共二友

李弥逊李弥逊 〔宋代〕

征衫一着宛溪东,结友何人继两龚。寸步相期偶胡越,尺书不断见心胸。

吟边快睹推三语,吏退冥搜想二松。别后并吞几云梦,锦囊收拾付宾鸿。

题道岩二十韵

黄诰黄诰 〔宋代〕

道士元周其姓胡,朝来遗我仙岩图。
一堆盘石东西向,凿破混沌中心虚。
欲知地面深且广,架屋百楹端有余。
天池高下相灌溉,四柱卓立擎香炉。
席帽近南犹仰视,云盖一峰蟠北隅。
前岩后岩为表裹,直过可以肩篮舆。
吴许遗留试剑石,葛艾弃置烧丹炉。
当时俗眼固不识,一旦脱屣朝清都。
至今丹井泉源涌,下接三江连五湖。
春来桃李开锦绣,宛在武陵溪上居。
人间酷热不能到,清风白水摇芙蕖。
霜飞雪落万木死,玉叶青青长不枯。
三清殿前拜章夜,香绕真仪七十躯。
月光射入嵌空内,皎皎寒冰在玉壶。
老龙耽睡忽惊觉,一霎万顷沾膏腴。
物无疵疠年谷热,有感则通如合符。
本朝图经自该说,厥后荒废成丘墟。
元周抵掌来必葺,十四年间复古初。
崇宁天子降明诏,废者使兴传圣谟。
郡邑何时能剡奏,毕封之祝相欢呼。

休休亭

乐沆乐沆 〔宋代〕

贻溪澄澈玉峰寒,居士当年此考槃。访得遗基青华下,构成危栋白云端。

人间日月双轮转,世外襟怀九鼎安。醉魄吟魂如未泯,也应谢我数盘桓。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释绍昙释绍昙 〔宋代〕

逼人上树拔却梯,推人入井覆却桶。
江湖用此恶心肠,谁云契义金兰重。
怪语颠言,开眼说梦。

慰方石先生病手及口次韵二首 其一 病手

李东阳李东阳 〔明代〕

只手难教左画方,病肢终以右为强。持螯未觉风流减,对客挥毫也未妨。

和赵尚书无辩诗

吴泳吴泳 〔宋代〕

词人工为文,瀑瀑如飞泉。
辩士说利害,焰焰火始然。
浮华不经实,胡取三百廛。
吾生信拙尔,道胜还诸天。

纪闻悼旧

杨万里杨万里 〔宋代〕

莫说湘南寺,令人绝痛渠。
中间绿国论,偶似绝交书。
衫短枯荷叶,墙高过笋舆。
人生须富贵,富贵竟何如。
© 2023 楼上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