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唐多令·柳絮

曹雪芹 曹雪芹〔清代〕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毬。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百花洲上柳絮像粉末随风飘落,燕子楼中杨花的芬香仍然残留。一团团的洁白柳絮互相追赶着结队成球。飘泊不定就像人那样命苦,难舍难分也没有用处,再不要说过去的风流!
草木好像也知道忧愁,这样年轻怎么就白了头。可叹这一生、谁舍弃了你谁又把你来收!跟着东风走,春光也不管,任凭你到处漂泊,怎忍心使你长久地逗留!

注释
唐多令:唐多令,词牌名,又名“糖多令”“南楼令”“箜篌曲”,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
粉:指柳絮的花粉。
百花洲:《大清一统志》:“百花洲在姑苏山上,姚广孝诗:‘水滟接横塘,花多碍舟路。’”林黛玉是姑苏人,借以自况。也有说,“粉堕百花洲”典出晋代石崇爱妾绿珠。石崇在金谷园百花洲建高楼藏纳绿珠,因赵王司马伦垂涎绿珠美貌,恃权强夺,绿珠在百花洲跳楼自杀,誓死不从。
燕子楼:典用白居易《燕子楼三首并序》中唐代女子关盼盼居住燕子楼怀念旧情的事。后多用以泛说女子孤独悲愁。
逐对成球:形容柳絮与柳絮碰到时黏在一起。“球”谐音“逑”;逑,配偶。这句是双关语。
缱绻(qiǎn quǎn):缠绵,情好而难分。风流,因柳絮随风飘流而用此词,说才华风度。小说中多称黛玉风流灵巧。
谁舍谁收:以柳絮飘落无人收拾自比。
“嫁与东风”句:亦以柳絮被东风吹落,春天不管,自喻无家可依,青春将逝而没有人同情。
忍淹留:忍心看柳絮漂泊在外,久留不归。▲

赏析

  全词以飘泊的柳絮自比,抒发了林黛玉寄人篱下感怀伤逝的悲苦之情。这首词以“粉堕’‘香残”开篇,借柳絮的飘零映射自身的漂泊;用柳絮的“逐对成毡”对应自身空自缠绵而伤心绝望的爱情。过片将愁生白发的郁闷移注给柳絮。移情于物的运用有力烘托了“我”的哀愁。结尾在“凭尔去,忍淹留”以及“谁舍谁收”的无奈叹息中道出了自身的凄惨结局及其周围人物的冷酷无情。自比柳絮,托物感怀,物我交融,意蕴浑厚。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两句均非实指其事,而是即景吟咏,但已将眼前的景和心中的情融合在一起了。《大清一统志》称:“百花洲在姑苏山上”,黛玉正是姑苏人。而燕子楼的典故又常被前代文人用来泛说女子的孤独悲愁,与黛玉以泪洗面的心境相合。因而这两句的自况之意十分明显,她 以“粉”、“香”暗指自己人格品质的洁白与芬芳,而以“坠”、“残”隐喻自己任凭命运簸弄的不幸。

  “一团团,逐对成球”,既是写眼前柳絮粘连飘飞的实景,又语带双关,暗示出自己渴求和珍视的爱情。宝、黛二人情投意合,以心相知的爱情给黛玉以慰藉,但也带来了无穷的烦恼和痛苦。他们的爱情没有得到家庭统治者的认可,缺乏稳固的现实基础,随时都有被牺牲的可能。这与漂泊无定的柳絮多么相似。想到这些, 黛玉不禁发出“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的悲叹。这表面上象是说柳絮命薄,随风飘流,实际上却是自叹命薄,担心情好虽难分,心事总成空。

  下片的自伤之意就更浓了。黛玉曾自称“草木之人”,而此处则承接上片嗟叹命薄的愁苦之情径说:“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看似写杨柳草木之质也知愁,当美好春光即将结束的时候,白茫茫的柳絮挂满树冠,犹如愁白了头;而诗行后面却透露出自伤青春终将逝去的哀怨之情。她感到自己和柳絮一样无法逆料最终的结局,因而“叹今生、谁舍谁收!”柳絮飘坠, 无人收拾自比。如果说飘流无依的不幸已经苦不堪言,那么,与知己的生离死别则将更会令人心碎。

  “嫁与东风春不管”,既是说柳絮被东风吹落,春光不管;更是担忧自己将来不知被命运抛向何处,而知己无法过问。试想其时其境,相知无力保护所爱,也只能“凭尔去,忍淹留”而已。这种被强逼着割舍所爱的悲剧该是很凄惨的。

  雪芹为黛玉拟的这首词以物我合一的手法深刻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而又浑然无迹,表现出精美的艺术技巧。无怪乎“众人看了,俱点头感叹说:太作悲了!——好是果然好的。”▲

创作背景

  柳絮诗会,是大观园最后一次诗会。对四大家族来说,历史时光的向前推移,和它衰败命运的急转直下是成正比的。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愈演愈烈,派系之间、嫡庶之间、夫妻之间、婆媳之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上层统治集团分崩离析,局面难撑;生活上的挥霍无度,造成了经济上的入不敷出。这一切都标志着“声威赫赫”的贾府,已是江河日下,濒临崩溃。这首词正是封建贵族阶级没落时期的生活在曹雪芹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简析

  《唐多令·柳絮》是《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所作,她以飘泊的柳絮自比,抒发了寄人篱下、感怀伤逝的悲苦之情。这首词上片以“粉堕”、“香残”开篇,借柳絮的飘零映射自身的漂泊,用柳絮的“逐对成毡”对应自身空自缠绵而伤心绝望的爱情;过片将愁生白发的郁闷移注给柳絮。移情于物的运用有力烘托了哀愁。结尾在“凭尔去,忍淹留”以及“谁舍谁收”的无奈叹息中道出了自身的凄惨结局及周围人物的冷酷无情,全词托物感怀,物我交融,意蕴浑厚。

曹雪芹

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猜您喜欢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送翁卷入山

赵师秀赵师秀 〔宋代〕

已送山民归旧庐,子今复去我何如。
渐成老大难为别,早占清闲未是疏。
小雨半畦春种药,寒灯一盏夜修书。
有人来问陶贞白,说与华阳何处居。

赠蓝琴士三首

白玉蟾白玉蟾 〔宋代〕

夜来莫说西山冷,见说庐山夏有冰。
直恐与君相别后,错听猿啸作琴声。

有怀青城雾中道友

陆游陆游 〔宋代〕

雪谷孤松自郁然,纷纷朝菌但堪怜。
坐更拂石芥城劫,时说开皇龙汉年。
淡煮藜羹天送供,闲拖藤杖地行仙。
共看王室中兴後,更约长安一醉眠。

眼儿媚·雁带新霜几多愁

方岳方岳 〔宋代〕

雁带新霜几多愁。和月落沧洲。桂花如许,菊花如许,怎不悲秋。江山例合闲人管,也白几分头。去年曾此,今年曾此,烟雨孤舟。

维摩大士不答文殊问如何是菩萨入不二法门颂

释慧晖释慧晖 〔宋代〕

净名大士口如盆,一默无端拿雷云。
十圣瘦然居足下,三贤了尔失全分。
飘飘而出溪风骨,濯濯而清月水纹。
天外孤松峰顶耸,晚楼霜雪梦犹昏。

杨日新用所赋月壶韵作诗见寄依韵复之 其一

程洵程洵 〔宋代〕

霜凋群木雁横空,宴坐茅茨促膝容。忽有新诗来眼底,巉临绝岸倚孤峰。

和陈莹中了斋自警六绝

杨时杨时 〔宋代〕

八荒同宇混车书,一视那知更有渠。
凭轼自应由砥道,径蹊无处问归与。

万侍御赴判剑州过金陵有赠

汤显祖汤显祖 〔明代〕

紫气通华岳,黄图辟草莱。地遥金柱接,天广玉门开。

雪岭燕支逼,湟池曳落回。安攘余上策,驾御失雄猜。

世数鸣沙积,风烟垒壁摧。奸阑嫌说剑,断道怯行枚。

倍有金缯去,毫无善马来。市和虚内帑,买爵富中台。

醉吏囊谁问,疲儒毂浪推。虏王迎后佛,胡妇戏前媒。

席暖戈犹枕,盟寒堑欲灰。饮河清渭赤,食月白星灾。

万里城危蹙,三公网数恢。借筹沉汉幄,折槛起云台。

字挟披肝苦,章飞战血哀。叫阍心展转,卧阁语徘徊。

鬼谒能炀日,神奸不畏雷。绣衣翻远影,封事委浮埃。

墉隼掀难下,台乌落未回。敌人乘障舞,壮士隔河咍。

朝露商君药,章江蜀汉材。燕矶朝耽语,牛渚夜星陪。

色笑谁双枕,心知且一杯。烛开燕黯淡,车入剑摧颓。

角韵寒吟彻,鸡声暗舞催。春王回斗柄,月将在河魁。

冰雪阴将解,风云气似培。秦中初折柳,江外与题梅。

去色连云栈,归心滟滪堆。参军髯自好,洒洒绝伦才。

冬日客中送章结父

王醇王醇 〔明代〕

一日几相见,岁阑翻远离。
莫将归客意,说向旅人知。
独雁追寒阵,枯桑语冻枝。
板桥春水绿,忆照并行时。
© 2023 楼上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