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江城子 中秋忆举场
逸民 〔宋代〕
秀才落得甚乾忙。冗中秋,闷重阳。百年三万,消得几科场。
吟配十年灯火梦,新米粥,紫苏汤。
如今且说世平康。收战场。息欃枪。路断邯郸,无复梦黄粱。
浪说为农今决矣,新酒熟,菊花香。
论诗
赵庚夫 〔宋代〕
读庆元党人家乘蜀
王迈 〔宋代〕
重送杨明叔
梅尧臣 〔宋代〕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廉范
林同 〔宋代〕
和赵周锡制干峡中韵四首
袁说友 〔宋代〕
和李致远秀才
仇远 〔元代〕
七和
刘克庄 〔宋代〕
次韵郑省仓见寄
方岳 〔宋代〕
仆至赤城英侍见访好语澜翻喜以成诗
曹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