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唐代〕
新笋短松低晓露,晚花寒沼漾残晖。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潇湘八景画·潇湘夜雨
朱瞻基 〔明代〕
依韵和登州推官张同年之梁山
祖无择 〔宋代〕
和虞智父登金陵清溪阁
徐珩 〔唐代〕
婆罗门引·赋赵相宅红梨花
张之翰 〔元代〕
赠黄槐谷
赵必象 〔宋代〕
忆旧游·为人题玉珰缄札说部
陈家庆 〔清代〕
看冰盘换日,玉笛邀凉,坐对花前。蜜意浓于酒,问琼楼甚处,梦赋游仙。
旧时几多芳事,留取数华年。有彩笔娇春,银灯照夜,偷寄蛮笺。
凄然。别来后、祗锦字封愁,人在愁边。消息何由达,喜韶光正好,易补情天。
一片蕙情兰思,私语属婵娟。笑忙煞词人,零缣剩墨和泪编。
别家山二绝
郑刚中 〔宋代〕
和宋师出示所送李大著诗
项安世 〔宋代〕
闻允祯选南部主事意其怏怏诗以慰之
吴琏 〔明代〕
城西深处暂盘桓,老得微安少亦安。独喜官中好消息,不知风雪五更寒。
论语六则
孔子及其弟子 〔先秦〕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