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尔昔红颜客蓟门,献书不报哀王孙。一朝致身青云里,座上还开北海樽。
余亦题诗郭隗台,燕山秋色对衔杯。论交共惜黄金尽,此处空悲骏马来。
可怜郢曲今亡久,下里之歌吾何有。文章稍近五千言,雅颂以还十九首。
才子新传白雪篇,江城忽借使君贤。那堪西署为郎者,多病离居卧日边。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息园赏杏花得枝字
黄姬水 〔明代〕
十月二十二夜三更读清波杂志至五更
方回 〔元代〕
送姚著作之任宣城
王禹偁 〔宋代〕
放船先寄普照老夷白
吴则礼 〔宋代〕
次韵王立之雪中以酒见饷
晃冲之 〔宋代〕
高南仲自云间归退轩盖明府以四诗送之末章专以见及南仲索和遂次其韵 其一
孙应时 〔宋代〕
丽泽存相益,和羹忌苟同。别怀长耿耿,见日苦匆匆。
经派惩燕说,词源味国风。平生子陈子,一瓣记南丰。
送赵鼎臣赴召二首
李曾伯 〔宋代〕
落梅风·心间事
马致远 〔元代〕
襄州护漕使者侯寄示所作快目亭记辞多慷慨予
张栻 〔宋代〕
偈颂五十一首
释大观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