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基负海,建国□□。遗□后嗣,留爱于民。兴王启霸,世属功臣。
攀龙矫足,高蹈燕秦。美矣高□,华哉盛族。馀庆必隆,挺兹岳牧。
无遗两□,有荣五服。负石沉江,嗽流岩谷。公之诞嗣,荫□馀荣。
承家主奠,实彼高明。敦崇礼让,修拭身名。诗骚散志,风月吟情。
冽□□朝,位隆二国。吏仰其威,民思其德。卷舒图史,遨游儒墨。
道□南容,□逾□北。方城刺举,求瘼帷褰。衢奔竹马,水涸贪泉。
慈仁孝悌,公亦有焉。九皋□响,声闻于天。梁木横□,太山其颓。
哲人萎矣,呜呼哀哉。悲风满□,愁云□开。泪将花堕,鸟共声哀。
素车同萃,白马俱来。挂剑空存,悬□徒在。□返北城,□旋南海。
芳林欲正,□风无改。孝子欲养,慈亲不在。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