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珪〔宋代〕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栟楮江滨,芙蓉一株发红白二色二首
杨万里 〔宋代〕
何意
晁说之 〔宋代〕
须菩提赞
释智愚 〔宋代〕
持贝叶,倚瘦藜。解空未尽,说是说非。无端引惹憍尸。
示行者
释印肃 〔宋代〕
宿小寺观主僧升座
刘克庄 〔宋代〕
程玉樵方伯德润钱予于兰州藩廨之若已有园
林则徐 〔清代〕
因道友说陈搏打睡警之
送友人入京
刘宰 〔宋代〕
樽前吟呈宋白小著
田锡 〔宋代〕
添藏经施主水陆升座说偈
释心月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