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木兰花慢·几临流送远

吴文英 吴文英〔宋代〕

施芸隐随绣节过浙东,作词留别,用其韵以饯。

几临流送远,渐荒落、旧邮亭。念西子初来,当时望眼,啼雨难晴。娉婷。素红共载,到越吟、翻调倚吴声。得意东风去棹,怎怜会重离轻。
云零。梦绕浮觞,流水畔、叙幽情。恨赋笔分携,江山委秀,桃李荒荆。经行。问春在否?过汀洲、暗忆百花名。莺缕争堪细折,御黄堤上重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施枢要随绣节前往浙东供职,我作词留别,用他的韵为他饯行。

我曾多次在水边送别友人,如今连旧时的新驿亭也渐渐荒芜。想当初,西施从越地初到吴国姑苏时,时常望眼欲穿,因不见故乡而泪落如雨。然而在馆娃宫中穿红着素,婀娜多姿,享尽荣华富贵后,若再返越地故乡,吟唱时反而会不由自主地露出吴音来。如今你凭借权贵的帮助,乘船离开此地到浙东任职,你是否能够体会到与友情的聚散相比,孰轻孰重呢?
白云飘零,各自东西,恰似我俩此刻的分离,若再相聚,且待梦中。梦中,我们似乎又在溪水畔摆起流觞宴,畅叙别后的离愁别恨。我怅然若失,往日诗词相和的我们俩,如今却要生别离,这仿佛是上天的刻意安排。当你水路经过百花洲时,会激起你美好的回忆:曾与朋友在此斗花草嬉游、踏青。你会再次询问江洲:春天是否还在?黄莺儿穿梭在岸堤的柳枝间,这柳枝难挡人们多次的采折赠别。我与你约定在柳堤下重新相见。

注释
木兰花慢: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金奁集》入“林钟商调”,《乐章集》注“高平调”。此调以北宋柳永《木兰花慢·坼桐花烂漫》为正体,双调一百零一字,前段十句五平韵,后段十句七平韵。另有多种变体。
芸隐:即施枢,字知言,号芸隐。丹徒人,举进士未第,曾为浙东转运司幕府。著有《芸隐横舟》《倦游》二稿。梦窗词友,词人另有《八声甘州·姑苏台和施芸隐韵》及《扫花游·赠芸隐》相赠。
渐(jiān):渍湿。
邮亭:古时设在沿途,供传送文书的人和往来旅客食宿的馆舍。
啼雨难晴:《冷斋夜话》云:“鲁直自黔安出峡,登荆州江亭,柱间有词曰:‘帘卷曲阑独倚,江展暮天无际,泪眼不曾晴,家在吴头楚尾。数点雪花乱委,扑漉沙鸥惊起。诗句恰成时,没入苍烟丛里。’鲁直读之,凄然曰:‘似为余发也。不知何人所作,所题笔势妍软欹斜如女子;而有‘泪痕不曾晴’之句。不然,则是鬼诗也。’是夕,有女子绝艳,梦于鲁直曰:“我家豫章吴城山,附客舟至此,堕水死,不得归,登江亭有感而作,不意公能识之。”鲁直惊寤,谓所亲曰:“此必吴城小龙女也。”
娉婷:形容女子美好的风貌、姿态。
素红:本指女子的服饰装束秾淡相间或红装素裹,这里代指美女。
越吟:越人庄舄仕楚执珪,爵位最高,仍不忘故国,病中仍吟唱越国的歌以寄托乡思。后因以“越吟”比喻思乡之歌。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浮觞(shāng):王羲之《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莺缕:指柳莺,以鸟代柳。▲

创作背景

  词人与施芸隐诗词唱和在集中数见。据夏承焘《吴梦窗系年》:“端平三年丙申(1236年),三十七岁,施枢为浙东转运司幕府。施氏《芸隐横舟稿自序》:‘丙申冬,趋浙漕……”。“嘉熙二年戊戌(1238年),三十九岁,秋,作此词。……案《芸隐横舟稿自序》:‘枢自丙申冬趋浙漕,节戊戌秋捧檄东越’。梦窗此数年皆在苏州,据此词与施序,今秋或暂住杭州。”这首饯别词作于杭州。

赏析

  这首词意境美,有韵味,耐人咀嚼。上片以西子设喻说明故土难离,第二故乡亦难轻别;下片述自己与施之友情,词人在送别友人时,一面回忆初来西湖时结下的厚谊,一面抒发“会重离轻”的感悟。

  “几临流送远,渐荒落、旧邮亭”一韵,写送别的地点:水边的驿馆。这里年久失修,破旧不堪,而亭外又是一片渍湿衰落景象。梦窗多次在此“临流送远”,一个“几”字,概括词人多少送别的经历,引发词人多少难忘的回忆。此时此刻,一幕欢乐幸福的恋情,从记忆中跳了出来。

  “念西子初来,当时望眼,啼雨难晴”这一韵展现了梦窗灵动多变、奇特巧妙的艺术构思。在描述“临流送远”的凄楚时,他巧妙地转变了笔锋,联想到“西子初来”的情景。可能就在这里的水边,那个破旧的邮亭迎来了他美丽的情人。提及“西子”二字,已经描绘出少女如西施般的佳丽,但初见时最突出的印象是她的眼睛。大画家和大作家在刻画人物时,常常抓住人物的眼神,令人过目难忘。梦窗在这里描述的是一位满眼泪痕的女子。他巧妙地化用了《冷斋夜话》中鲁直登荆州江亭所见词中“泪眼不曾晴”的句子,将其融入自己的艺术境界,进一步刻画出美女那般委曲、楚楚动人的形象。通过一双泪眼,这种形象跃然纸上。

  “娉婷。素红共载,到越吟、翻调倚吴声”二韵,描绘当初二人在一起的浪漫生活。梦窗与这位漂亮女子,携手共度无数欢乐时光,从越歌唱到吴声。梦窗知音律,能自度曲,制曲填词,由美女来唱,何其惬意。

  “得意东风去模,怎怜会重离轻”一韵,承前,正在欢乐的高潮中,笔锋一转,对方似乎另有高就,正春风得意乘舟离去,不知珍惜相聚的日子,轻易离别。这里词关双意,字面承上韵,委婉地怨尤女子离自己而去,另一层意思是写施芸隐如今要随绣节过浙东供职,词人产生一种离别的失落感。“怎怜”二字,是一种反诘语气,暗含幽怨情绪。

  词的上片,由“临流送远”的眼前饯友,引发追念与旧情人的一段悲欢离合,反衬、烘托今日离别的惆怅、哀怨,角度新颖,构思灵巧。

  “云零。梦绕浮觞,流水畔。叙幽情”二韵,正面写饯别酒宴。天空漂浮着稀疏的云彩,酒酣如醉梦,脑中浮现主羲之名文《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的佳句,眼前自己与友人正临水畔,畅叙惜别之情。

  “恨赋笔分携,江山委秀,桃李荒荆”这一韵句,承接上文表达内心感慨。怅恨自己这支诗人的笔总是书写离别之情,眼前的江山失去了秀美,桃李也变得荒芜。一个“恨”字贯穿全篇,成为词眼,不仅表达了离别的遗憾,还蕴含着家国之恨。而“江山委秀,桃李荒荆”既是眼前的景象,也是南宋这个末世小朝廷的形象写照。词人将无限的惆怅倾注于笔端。

“经行。问春在否?过汀洲、暗忆百花名”这一韵句中,梦窗的构思和笔锋出人意料。在上韵描写了“江山委秀,桃李荒荆”的景象后,这里又想象着春园满色、百花争艳的情景。每次行经江南这春美如画的水边,词人都要询问春天是否还在,都会暗自回忆各种花卉的名字。在这些问春、忆春的背后,寄托着词人对盛世江山的怀念和哀思。然而在字面上却表现得平和自然。

  “莺缕争堪细折,御黄堤上重盟”一韵,回到现实,与友人折柳告别,依依不舍,并约会在御黄堤上重聚。梦窗在结尾用一种闲适的艺术境界收住,暗用鸥鹭之盟的蕴藉神味,隐示山林之居的雅趣。

吴文英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猜您喜欢

泊白鱮江尘外亭高道士携琴相访

耶律铸耶律铸 〔元代〕

引回柔橹款亭皋,宛驻灵槎泛雪涛。尘外水沈薰菡萏,瓮头春绿涨蒲萄。

红螺山色秋尤健,白鱮江声晓更豪。安得投簪招隐士,携琴寒玉从琴高。

法尔不尔

释重显释重显 〔宋代〕

夏云多奇峰,乾城冷相映。借问诸禅僧,那个堪凭定。

乾城高锁月,夏云欲为雨。若谓非全功,子细看规矩。

春日书抱柬当道诸君子二首 其二

皇甫汸皇甫汸 〔明代〕

璿玑斡回运,宝历启东节。载阳薄曾晖,改阴谢凝结。

条风衍遐圻,飞泽振穷穴。昔感百卉腓,今睹群芳悦。

皇仁美无遗,物化滋未歇。恫予秉国桢,利宾晞朝列。

命邑奚独愆,愬阍良自拙。天高赤墀涂,云暗黄金阙。

区区谁见知,怛怛难具说。所藉扬末光,终然照孱劣。

黄士奇沿檄送其双亲归闽以诗送之

李昴英李昴英 〔宋代〕

佳哉茂士颇圆机,频到萧斋对尘挥。
官长见知因职业,人生最乐有庭闱。
东山至宝身当惜,伯玉中年力去非。
一事说来真可敬,来装罄矣货金归。

江城子·人生难满百年心

陈著陈著 〔宋代〕

人生难满百年心。得分阴。胜千金。吹帽风流,时节又相寻。回首赐萸休说梦,真率具,自山林。逢迎一笑且开襟。酒频斟。量犹禁。相劝相期,长健似如今。醉也从他儿女手,争把菊,满头簪。

东寺诗僧照上人???访予於普明寺,赠以诗

杨万里杨万里 〔宋代〕

故人深住白云隈,欲到何因只寄梅。
岁晚观山吾独立,泥中骑马子能来。
转头不觉三年别,病眼相看一笑开。
说似少陵真句法,未应言下更空回。

偶成

黄大受黄大受 〔宋代〕

高唐作梦时,宋玉乃得见。
那知赋说梦,梦外云雨怨。
此赋苟不作,应无列女传。

粉蝶儿

长筌子长筌子 〔金朝〕

欲说天机,奈尘寰、世人不信。只因他夙缘无分。恋浮华,贪火院,气神亏损。

贩尸骸,迷了本来心印。悟后回头,乐清闲、莫劳方寸。

好参求妙灵玄牝,炼纯阳,惊宇宙,一声雷震。恁时节,向蓬莱会中相等。

东林日长老请赞

释师范释师范 〔宋代〕

无德可崇,无善可从。
近之不吉,远之必凶。
傲慢释迦文,说甚临济宗。
谁知目视凌霄外,意在庐山五老峰。

必大弟赴新城簿

赵孟坚赵孟坚 〔宋代〕

乃翁换官班,几郁青云志。
晚以身徇国,而得禄及嗣。
妙年当朊仕,应识珍重此。
簿领职任轻,正合亲文史。
东安吾旧游,山水清且美。
编户虽不稠,而亦有文士。
择友如择木,所贵高於已。
游观固有时,要在不逾礼。
饮爵不过三,马向垣涂履。
幕府傥留连,谨仰如处子。
切勿事轩昂,攻者蠭蝟起。
我已惯尝此,说病乃真意。
第守谦谦心,由天工处置。
命透如春回,不压重石底。
尔祖积善在,造物报必侈。
以我苦涩词,普告兄与弟。
莫怪欠夸谀,食橄有回味。
谓余言不信,识者试质以。
© 2023 楼上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